安全炒股配资网
无论消费者、市场,还是阿里集团高层安全炒股配资网,对严筱磊答卷评语,并非一时盈利数字,而是要看盒马这个品牌,到底有何真正价值所在。
作者 | 舒 舒
编辑 | 琅 琊
常住人口超 2180 万的首都北京,其地位重要性、消费能力毋庸置疑。但很难想象,北京即将成为首个盒马会员店全面撤离的一线城市。
去年 3 月,严筱磊接棒侯磊,升任盒马 CEO,即刻展开大刀阔斧的改革。包括关停盒马 X 会员店,集中资源在盒马鲜生和盒马 NB 两块业务。
这一改革结果立竿见影,2025 财年,严筱磊交出盒马成立以来最好看财报,GMV 达到 750 亿元,实现首次全年盈利,但具体盈利数字未披露。
盒马 CEO 严筱磊
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,这漂亮的财务数据,和及时止损,砍掉各种多元化业务,降本增效后的财务修饰有很大关系。某种程度上,严筱磊治下的"扭亏为盈",或许是盒马以战略退守与品质妥协换来的账面平衡,并不能解决盒马存在的诸多问题。
严筱磊这一年,砍砍砍
近日,北京盒马 X 会员世界之花店线下门店宣布,该店将于 2025 年 7 月 31 日起正式停止营业。
"盒马,这是要关店保命了吗?"今年 5 月,这一词条在网上被刷屏。彼时,有消息称,除了世界之花线下门店,上海七宝店于 6 月 30 日起停止营业,南京燕子矶和苏州相城店于 7 月 31 日起停止营业。
这意味着,盒马 X 会员店在全国范围内仅剩下上海森兰店一家门店,曾经被寄予厚望的"第二曲线"被尽数拦腰砍断。
几年前,会员店赛道是各大零售巨头逐鹿的焦点,盒马也锚定这个业态。首家盒马 X 会员店于 2020 年在上海开业,那时盒马 X 会员希望覆盖中产消费群体,打造一种不同于鲜生店的业态。
时任盒马 CEO 的侯毅,视盒马 X 会员店为盒马的第二增长曲线,"要打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会员店",甚至放出了三年内开出 50 家店的豪言壮语。
但后来的事实证明,盒马 X 会员店最鼎盛的时候全国也仅有 10 家店,而且自 2024 年 3 月就开始陆续关闭会员门店。直到如今撤离到全国只剩下最后一家门店。
去年 3 月,盒马宣布换帅。盒马创始人兼 CEO 侯毅宣布卸任,财务出身的严筱磊继任盒马 CEO。和侯毅的高调相比,会计出身的严筱磊相当低调,曾就职于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、西门子中国,2016 年加入阿里,历任阿里音乐、UC 浏览器等业务的财务负责人,后来调到盒马担任 CFO。
不少接近盒马高层的人士在社交平台称,严筱磊上任后,"财务先行"成为盒马核心策略。围绕这个核心,盒马战略进行了大刀阔斧的"砍砍砍"改革。
力度最强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,就是大面积关停盒马 X 会员店。
作为一项实验性业务,盒马 X 会员店的问题就是定位摇摆,既想学山姆做高端会员店,又想搞低价策略快速扩张。这使得盒马 X 会员店在成本控制、供应链等方面都顾此失彼,无法形成有效闭环运营模式。
据披露,盒马 X 会员店毛利率大概在 10%~15% 之间,这远低于山姆的 20%-25%。并且单店的投入成本巨大,由于选址多在高档商圈,租金昂贵。单店光年租金就需要 3000 万,人力成本 2000 万。业内人士分析,盒马 X 会员店需要超过 3 亿元的年销售额才能实现盈亏平衡。然而大多数门店都无法达到这一销售目标。
外部,盒马 X 会员店会员业态不被市场认可被山姆、Costco 等巨头吊打;内部因亏损过大,折扣化、缩减 SKU 等决策引发诸多争议。多方因素导致 X 会员店拖后腿明显,所以严筱磊上任后的第一把火,就是做出"暂停扩张盒马 X 会员店,放弃对标山姆"的决定。
严筱磊上任同月,盒马 X 会员店就开始关闭——从财务表现看,断臂求生,及时止损,对盒马的扭亏为盈效果很明显,同月盒马就开始实现盈利。
在 2024 年底,严筱磊曾在发布的全员信中称,盒马在连续 9 个月整体盈利的基础上实现了双位数增长,顾客增长超过 50%。
这也是外界认为,关闭盒马 X 会员店对盒马盈利至关重要,将全国所有盒马 X 会员关停至只剩一家,或许是盒马实现全年盈利的重要原因。
根据最新阿里年报显示,2025 财年盒马整体 GMV(商品成交总额)超过 750 亿元,线上交易贡献超过 60%,经调整 EBITA(息税摊销前利润)首次全年转正。
这是盒马成立十年以来首次全年盈利,严筱磊上任一年后,盒马成功扭亏为盈。
虽然从公司角度而言,关闭亏损的盒马 X 会员店,及时止损,实现短期盈利是合理的财务决策,但这个战略调整背后仍存在一些关键隐患。
大面积关停盒马 X 会员店,就意味着盒马彻底放弃了中产高端市场的竞争,盒马失去了与山姆、Costco 竞争的核心抓手。并且将核心战略集中在盒马 NB 下沉市场,可能会面临来自永辉等商超更加激烈的行业竞争。低价策略难以建立品牌壁垒,长此以往可能陷入价格战,不利于企业发展。
在侯毅领导时期,盒马曾拥有盒马鲜生、X 会员店、mini 店、盒马集市和盒马邻里等 12 种各异业态模式。而严筱磊上任后,"推翻"了侯毅的战略,放弃多元业态探索,专注于盒马鲜生大店和盒马 NB 超市两大业态。
严筱磊的改革,还包括在上海重启前置仓模式,这个模式曾被盒马创始人侯毅否定过。侯毅认为,前置仓虽然可以低成本快速复制,但面临巨大的流量获取问题,同时生鲜是低毛利、高损耗的行业,难以兼顾成本和效率。"客单价上不去,损耗率下不来,毛利率不保证,是个面向投资人的伪命题,不可能盈利。"
但今日不同以往,如今即时零售战火熊熊,前置仓成为美团闪电仓、京东七鲜攻城略地最有力的武器——对如今盒马来说,这也可以有效帮助它重回行业中心。
2023 年阿里巴巴宣布" 1+6+N "改革时,盒马曾被列为单独拆分的对象,准备上市。但在 IPO 叫停后,盒马在阿里集团内部位置也越来越边缘,甚至一度被外界怀疑可能会被出售。直到严筱磊明确表态,盒马不会被卖,并且还为盒马定下了 3 年后年 GMV1000 亿元的目标。
这也是为何有业内人士认为,严筱磊的一系列战略,都可能是想引起集团高层的重视,让盒马重回阿里的核心。
押注下沉市场,
盒马 NB 商业模式可行吗?
关停盒马 X 会员店同时,严筱磊大力扩张盒马鲜生和盒马 NB 折扣店,发力下沉市场。
2024 年,盒马在 21 个城市开出了 72 家鲜生店。进入 2025 年,盒马还计划在新的财年将开出近 100 家盒马鲜生店。而盒马 NB 业务也在同步扩张,2024 年 6 月,盒马 NB 奥莱在上海崇明堡镇开出第 110 家门店。按照计划,2025 财年前盒马要开出 300 家 NB 折扣店。
以前盒马 CEO 创始人侯毅曾说过:"未来开 1 万家盒马 NB 店不是梦想,一定会实现。"也足以见得盒马对 NB 店寄予厚望。
严筱磊带领下的盒马扩张速度和侯毅时期差不多,不同之处是,押注方向的转变——与其专注于"讨好"有限的中产市场,不如专注于更广阔的下沉市场。
不过,下沉市场对价格更加敏感,但这并不代表对品质要求的降低,今年以来的数起食品安全问题引起消费者不满就是一个警醒,严筱磊需要在品质和低价之间找到平衡。
以前盒马对标山姆,瞄准中产市场,而现在却把目标放在加盟的折扣店上。严筱磊将盒马从"中产生活方式品牌"降维为"折扣超市",品牌调性下滑,品牌形象恐怕也会受到影响。
长期看,严筱磊将战略核心放在盒马鲜生和盒马 NB 店上,但现在生鲜店在一、二线城市布局已经比较完整,留给其扩张的余地不多了。那意味着,盒马的未来和盈利,都是由 NB 店来决定的。但是随着即时零售的持续火爆,美团、京东随处可见的便利超市店,品质都越来越高,与之相比盒马 NB 折扣店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?
NB 店的快速扩张希望,盒马放在了加盟模式上。
自 2024 年下半年以来,盒马 NB 店开放加盟。加盟成本并不高,只需要自筹资金 6 万元即可,包括 3 万元保证金、1 万元平台使用费、预估 1 万元的装修费以及设备费。加盟者可以选择三种加盟方式,第一种为独立合作,第二种为异业合作,第三种为团点合作。
严筱磊开放 NB 店的加盟,也是为了降本增效,减少成本。可是加盟店的雷,没有一家企业可以逃过,盒马或许也不例外。
例如有消费者担心,开放加盟后,有可能因为品控不过关导致出现食品安全问题。再如开放加盟后总部对分店的控制力变弱,可能导致分店达不到要求损害总部品牌形象。还有加盟商为追求利润而降低执行标准,易引发盒马 NB 产品质量波动或投诉。
有媒体报道,如今盒马 NB 的烤肠、烧麦、牛奶等自营产品发展成热销产品,而这些产品甚至不需要盒马自己去铺设销售和末端配送网络,就可以抵达消费者手中。这虽然节省了末端配送成本,却面临着多重隐患。
例如食品安全风险加剧,加盟模式下,监管难度加大,末端网点可能存在食材过期、储存不当或加工环境脏乱差等问题。食品安全问题叠加加盟模式的管理漏洞,易引发用户对品牌可靠性的质疑,形成舆论危机。
在社交媒体上,就有用户因为鸡蛋上有兽药残留以及对盒马客服投诉不满,写给盒马 CEO 严筱磊的公开信。
而在盒马内部,也有员工表达了对盒马的不满。一盒马店长在社交媒体上发帖,称自己被盒马单方面解除合约了,帖子下面负面评价众多。
值得关注的还有供应链变化。
以前盒马 X 会员店的供应商多是中粮、鑫荣懋等国际品牌或国内头部供应链企业。侧重进口商品与高品质生鲜直采,如澳洲牛肉、挪威三文鱼等,合作模式 强调长期稳定合作,供应商需通过有机认证、冷链物流能力等严格资质审核。
此前盒马 NB 店,大部分以自营产品为主导。但根据"联商网"最新消息,在乳制品等核心品类上,"盒马 NB "品牌名已被"超盒算 NB "取代,包装设计也进行了全面更新。咨询门店员工得到的反馈显示,店招更换工作已进入实施阶段,品牌视觉体系将全面革新。
这标志着盒马 NB 战略重大转折。由于盒马 NB 与盒马鲜生的定位冲突,当消费者在盒马 NB 买到低价但品质稍逊商品时,很容易将不满情绪转嫁到整个盒马品牌。因此在盒马看来,它需要建立独立的品牌认知,以及单独的供应链体系。
问题在于,为折扣店 NB 重新建立供应链体系,想满足极致性价比定位,以及运营成本,加盟商盈利考量,那么供应链是否相比以往会降低标准?
翻车频频,
考验盒马真正价值
今年 4 月,盒马鲜生事业部 CEO 赵家钰退休。作为盒马联合创始人之一,赵家钰曾长期担任 CMO 及商品采销中心总经理,主导商品研发、供应链优化及自有品牌建设 。2023 年转任盒马鲜生事业部 CEO 后,主要负责主力业态运营及下沉市场拓展 。
盒马官方未提及退休具体原因。根据此后消息,盒马鲜生 4 条业务线,即线上运营、营运(各地线下门店)、采购和物流供应链负责人均直接向严筱磊汇报。
因此有观点认为,组织迭代中,严筱磊会面临更严峻的供应链效率、商品品质品控等挑战。
梳理不难发现,严筱磊上任这一年以来,和盒马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。
今年 5 月 8 日,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查发现,盒马一款无抗鲜鸡蛋农兽药残留超标。此后在社交媒体上有用户评论称,在盒马购买的鸡蛋订单已被删除。
10 天后,南京市江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告显示,盒马销售的即食绿心猕猴桃氯吡脲——俗称膨大剂含量超标 70%。合肥门店的库尔勒香梨被检测农药残留超标 128%。
更早之前,《经济参考报》在今年 2 月报道,有上海消费者在盒马 X 会员店高青路店购买的"荠菜鲜肉大馄饨"中吃出了一整只蟑螂。
同样是在 2 月,深圳盒马的两个门店出现不合格食品,宝安区第一分公司销售的"三文鱼切片"检出大肠菌群超标,宝安区第二分公司销售的"鲜活大鲈鱼"则检出兽药恩诺沙星残留量超标。
除了食品安全问题,还有不少品控翻车的案例。多名消费者曾反映,盒马鲜生烘焙区的榴莲千层蛋糕并非现做,而是由工厂制作后冷冻发货,冻品包装箱上的实际生产日期与门店二次贴签标注的"制作日期"不符,被指冻品当鲜品,涉嫌误导消费者。
除此之外,盒马还一度陷入"假货"旋涡。据"光明网"报道,上海市民在盒马 X 会员七宝店购入的化妆品经多个平台鉴定后都被认定为假货,而盒马客服在维权时却避而不谈产品真假问题,仅仅表示可以退款处理。这种态度无疑让消费者对盒马的信任度大打折扣。
业内人士指出,盒马出现食品安全问题,原因主要出在供应链、门店管理与人员培训上。供应链中原材料采购监管环节或存漏洞,门店卫生与质量检测环节薄弱,员工规范意识淡薄。
短短一年内,连品控要求更高的盒马 X 会员店、盒马鲜生店都出现如此多的食品安全问题。以下沉市场为主,贴上折扣标签,开放加盟的 NB 店,品控是否让人放心?
显然,这需要时间去检验。
和食品安全一样,当下盒马的盈利,是真的在严筱磊带领下,走上了正确的道路,还是以退为进,用收缩换盈利的"财务魔术",同样需要时间去验证——但可以肯定的是,无论是消费者、市场,还是阿里集团高层,对严筱磊的答卷评语,并非一时盈利数字,而是要看盒马这个品牌,到底有何真正价值所在。
倍悦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